主設備可以與七個從設備相連接,但是從設備卻很難與一個以上的主設備相連。規格對于散射網中的行為要求是模糊的。
傳統藍牙主設備最多可與一個微微網(一個采用藍牙技術的臨時計算機網絡)中的七個傳統藍牙設備通訊, 當然并不是所有設備都能夠達到這一最大量。設備之間可通過協議轉換角色,從設備也可轉換為主設備(比如,一個頭戴式耳機如果向手機發起連接請求,作為連接的發起者,自然就是主設備,但是隨后也許會作為從設備運行。)
數據傳輸可隨時在主設備和其他設備之間進行(應用極少的廣播模式除外)。主設備可選擇要訪問的從設備;典型的情況是,可以在設備之間以輪替的方式快速轉換。因為是主設備來選擇要訪問的從設備,理論上從設備就要在接收槽內待命,主設備的負擔要比從設備少一些。主設備可以與七個從設備相連接,但是從設備卻很難與一個以上的主設備相連。規格對于散射網中的行為要求是模糊的。
此外,準確的說這7個并不是主機(centeral/master/loal)連接設備(peripheral/device/remote),而是logical transport address(LT ADDR)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CL鏈路。ACL鏈路只有3bit正好就是7個設備。001-111(二進制)000被其他占用,因此,從這個角度將,藍牙主機最多可以連接7個(同時工作/active)傳統藍牙設備。
為什么是傳統,應為不是所有藍牙設備都需要ACL鏈路,BLE本身允許更多的設備連接使用,但每個協議棧主機分配給協議棧的資源,以及官方測試過的穩定連接數量都是非常小的一個保守參數,目前沒有統一的答案,只能這樣表述:某個協議棧在某臺手機商能大概同時連接幾個耳機和BLE設備。注意大概這個詞,即使你測試到可以連接立體聲耳機A+4個BLE設備,也不能代表你就能連接立體聲耳機B+4個BLE設備,因為每個藍牙設備同時開啟的通道數量source ID不一樣,所占用的主機資源也不一樣。
如果客戶需要增加大體的連接數量,只能慢慢調參數,慢慢測試。